清明小长假,去逛江夏这个宝藏公园!

树荫浓密的森林

神秘的飞机、高射炮

熊廷弼公园

江夏的宝藏公园 

 

△摄影:path

 

这里不光有80后、90后欢乐的童年记忆

肃然挺立的熊廷弼雕塑、熊公祠、熊公墓

更深藏着一座江夏革命烈士纪念馆


清明假期正常开馆

上午9:00-下午4:00

市民可免费参观

 

馆内展示着1911年—1949年期间

江夏英雄的壮举事件

 

清明时节

不如和融妹一起

去到馆内细细观摩

追寻革命家的光辉足迹

身临其境感受那段硝烟岁月




熊秉坤


(1885-1969)

 


今江夏大桥熊家湾人。1911年10月10日晚,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的带领下,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,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仓库。驻守在城外的辎重队、炮兵营工程队也举火为号,向楚望台齐集,城内各营也纷纷起义,起义士兵聚集起3000多人。




李求实


(1903-1931)

 


今江夏金口人。原名李国玮,字北平,笔名李伟森。1919年五四运动时,积极带领武汉中学生示威游行,随后投入利群书社的活动。1922年春末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宣传部长、湖南团区委书记、团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等职。


1930年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,为“左联”发起人之一。1931年1月被捕,2月被国民党秘密杀害,是著名的“左联”五烈士之一。

 



项英


(1898-1941)



今江夏舒安人。原名项德隆,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,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,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。


1922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,建立了武汉第一个铁路工会。1928年6月,赴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,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,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、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、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。


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后临危受命,出任中央分局书记、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,领导开展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。抗战爆发后,任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兼新四军副军长,反“围剿”失利后临危受命,出任中央分局书记,领导新四军对日、伪军作战2700余次,歼敌5.5万余人,部队发展到近9万人,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。


1941年皖南事变后被叛徒杀害。1990年,经党中央批准,武昌县人民为了缅怀项英同志,在纸坊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,塑建了一座项英纪念铜像。 




葛达


(1892-1946)



今江夏山坡街保福社区人。原名葛开达,号履五,化名臧新群。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5年,受中共武汉地委派遣回到家乡保福祠,先后发展葛震寰、陈国华、左豪、徐杰等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2月,领导建立中共保福祠支部,并被推选为书记。大革命失败后奉命转入地下斗争。在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,出生入死。


抗日战争爆发后,葛达遵照党的指示,走家串户,昼夜奔忙,动员大批青年参加梁湖抗日游击大队。1946年7月,随部队参加中原突围,途中受伤被捕,9月,被国民党礼山县地方武装活埋,壮烈牺牲。




叶禹钟


(1895-1927)



今江夏湖泗街人。1925年,在湖北医科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8月,接任中共保福祠支部书记,创建农民自卫军,成立农民运输队,支援北伐军。受中共湖北省委之命以特派员身份到鄂南各县指导农民运动。1927年7月,汪精卫叛变革命后,奉命转移郑州一带隐蔽,后考入冯玉祥部当军医。


1927年10月,因叛徒出卖被捕,牺牲于郑州郊外。




左豪


(1903-1931)



今江夏山坡保福人。原名左裕荣,1925年加入共产党,任保福祠农协常委和青年团保福支部书记。


1931年,左豪、陈英等地下党同志捉拿了湖泗大土豪吴传学,在秘密关押期间,吴传学趁机逃脱,向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告密,导致左豪、陈英、徐杰等同志被捕,但是他们遭受威胁利诱、严刑拷打却坚贞不屈。4月29日,左豪、陈英昂首挺胸走向刑场,在高呼“打倒国民党反动派”“中国共产党万岁”等口号中慷慨就义。牺牲时,左豪年仅28岁。 




陈英


(1902-1931)



今江夏山坡保福人。又名陈国华,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,参加组建中共保福祠支部。


1931年4月,由于土豪告密被捕,他在监狱的墙上刻下了大义凛然的誓言: “剖心挖眼或砍头,十字架前用火烧,中外古今不屈者,正义参天史册标,大好头颅你来砍,我誓死亦为共产。”1931年4月29日,陈英和左豪等一同牺牲于武昌汉阳门。 




葛震寰


(1892-1928)



今江夏山坡保福祠人。原名宏时,又名敬授,1925年入党。1926年8月,组建保福祠农民自卫军,动员其父兄将私产葛永兴杂货铺交给农会,创办供销合作社。


1927年9月23日深夜,国民党军队包围了保福祠,他在突围时跌成重伤,于翌年2月在保福祠去世。临终前他扬臂高声勉励战友:“我不能亲眼看到革命成功,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我坚信革命是一定会成功的,望大家不要泄气,一定要奋斗到底。”高扬的手臂久久停在空中。




涂文清


(1887-1944)



今江夏山坡保福祠人,1925年参加革命,他在武昌纱厂当工人时,经葛达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后,涂文清奉命回原籍保福祠地区,组织工农武装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建设工作,1944年2月,涂文清回家过年时,突遭国民党军马钦武部围捕,与其妻一同被押往鄂城桐山活活埋葬,壮烈牺牲,时年57岁。




但昭佑


(1901-1930)



今江夏湖泗人。1925年10月加入农民协会,任小队长。八七会议后,省委书记罗亦农赴蒲圻,正式宣布鄂南农民于9月9日进行武装起义,但昭佑奉命带领湖泗农协会员参加秋收暴动。由于土匪改编的“蒲圻人民自卫军”在起义中突然叛变,起义失败。身份已暴露的但昭佑辗转数百里进入江西,加入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,任侦察连连长。1930年6月,红五军进军鄂南,但昭佑受命亲率五名战士抵近敌人侦察,为掩护战友迅速将情报送回部队,不幸负伤被俘,在鄂城涂镇熊家码头壮烈牺牲。




朱勉之


(1904-1932)



今江夏法泗街人。亦名朱观炳、文伟,1927年秋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,次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0年转赴洪湖苏区,任红二军团第二军政治委员、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保卫局局长。1931年4月,鄂西北特委成立,任书记兼教导师政委。教导师改编为红九军二十五师,后又改独立师,继续担任师政委。1932年夏,独立师在荆门大瓦山(或称大王山)与川军作战失利,师长汤慕禹牺牲,朱勉之率余部至荆门邓家洲,分编入七、八两师。1932年9月,夏曦出任湘鄂西苏区中央局书记,开展“肃反”,朱勉之被错误杀害。




祝隆美


(1902-1930)



今江夏湖泗人。1926年9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0年,根据中共湘鄂赣边特委的指示,在王班(今舒安街王班村)地区成立中共王班区委员会,任书记。5月下旬,王班区苏维埃政府和王班区赤卫队在王班香火堂同时成立,任赤卫队队长。10月,王班区委决定用打土豪得到的资金购买枪支弹药,进一步壮大武装力量,争取更大的胜利。但因消息走漏,祝隆美不幸被捕,随即牺牲。




徐凤洲


(1896-1930)



今江夏舒安人。1924年,加入共产党。1926年,任农民协会秘书。1929年9月,参加红军,并任支队秘书。1930年5月,积极配合祝隆美、刘云卿,建立王班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。5月下旬的一个傍晚,在分水村附近活动时被人告密,遭国民党地方武装三二团防局围捕,为掩护同志们撤退而负伤被捕,随即遭杀害。




唐义贞


(1909-1935)



今江夏金口人。1926年,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被董必武称为“有作为的青年”。1927年,当选为汉阳县妇协执委会委员。同年秋,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,并与团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结为伉俪。1930年,回国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,1931年,赴中央苏区。1932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
红军长征后,唐义贞因怀孕在身,不能随行,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。1935年1月下旬,唐义贞所在部队向赣南方向寻找项英率领的红军游击队,途中被敌人包围,经过一场激战,终因寡不敌众,同20多个战友一起被捕。她撕碎了所有的文件,并吞进肚里。虽严刑拷打终不屈服,后遭敌剖腹酷刑,壮烈牺牲。




刘家麒


(1894-1937)



今江夏纸坊人。1937年9月,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少将师长,率部开赴前线时,途经武昌得胜桥148号的家时,只在门口看了一眼年幼的女儿,就毅然转身上路。1937年10月16日,在山西与日军作战时牺牲。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称他为抗战的“模范”。


2014年9月1日,刘家麒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




王健民


(1906-1939)



今江夏龙泉三联村人。1928年参加革命,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9年在贺龙部队中任营教导员,后任长江情报局交通站站长。1931年冬被捕,受尽酷刑,坚贞不屈,被国民党当局判处无期徒刑。西安事变后,经党营救出狱,赴延安学习。此时,王健民已是妻离子散、家破人亡、子然一身,身体受到严重摧残。但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,他立即投身于抗日游击战争。1938年10月回乡,同王水、葛达等同志组建梁湖抗日游击大队。后任中共武昌县委代理书记、组织部部长。1939年被汉奸杀害。




许保民


(1878-1941)



今江夏流芳人。字声均,号子平,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7年10月,秘密组织党员成立湖北省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武昌分会油坊岭支会,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工作。1938年春,通过集会演讲、散发传单等形式唤醒民众,在油坊岭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。1940年春,任鄂豫边行署机关党总支部书记。1941年8月13日,因积劳成疾病逝。去世前托人带信给儿子许大鹏,不赶走日寇,不许到我的坟前祭拜!




杨经曲


(1884-1951)



今江夏龙泉人。原名澧,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,任临时警察筹备处总务科长。1919年,受命与詹大悲、潘笑候、董必武等在鄂西北、川东一带活动,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。1940年8月策反黄人杰、杨瀛部伪军1500余名,被编为新四军鄂豫皖挺进纵队第四支队,任支队长。后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、十五旅旅长、第三军区司令员,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副主席等职。中原突围时被胡宗南部所俘,押解到南京,随即转上饶集中营,后又转广西入四川合江监狱监禁。重庆解放后回到湖北。




艾凤林


(1900-1945)



今江夏保福人,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大革命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,仍继续坚持地下斗争。抗战爆发后,与党组织接上关系,在保福祠一带宣传抗日救亡。1940年任中共保福祠区委书记。


1945年5月31日晚,日军由汉奸引路,包围五里山艾村。艾凤林十分机警,听到敲门声立即翻上屋顶。此时,日军将全村100多名男女老少押往稻场,周围架起机关枪,情势十分危急。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,艾凤林从屋顶上跳下来,大喊一声:“住手!不要伤害群众,我就是艾凤林。”日军将艾凤林五花大绑押到山坡据点,用刺刀戳,用皮鞭抽,上电刑,灌辣椒水,各种酷刑全部用上,艾凤林无数次昏死过去又无数次被冷水泼醒,终不屈服。最后壮烈牺牲。




胡杰甫


(1908-1943)



今江夏五里界人。又名聂守俊,1938年,参加抗日民主促进会。1940年,任武鄂政务委员会财政科长。常年活动于流芳岭、龙泉、张桥一带,为新四军筹粮筹款。1943年,因叛徒出卖被捕。6月5日,被日军杀害于在珞珈山。




夏农苔


(1911-1947)



字伯牙,江夏人。1935年8月,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读书。一二·九运动爆发后,与王志民等在里昂成立国外第一个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支部——民先里昂支部。抗战开始后归国,经中共中央长江局批准转为中共党员,并分配到《新华日报》筹备处任编辑。1939年后,历任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、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政治部主任、鄂皖兵团政治部主任、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兼地委书记、鄂豫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等职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主持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《七七日报》和新华社中原分社工作,任报社社长。




晏坤


(1919-2002)



今江夏区龙泉人。1938年参加革命,1940年9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任新四军第五师第14旅44团1营3连指导员,在中原突围过程中与部队失去联系。后积极开展工作,先后联系褚云卿、向开逢、张少卿、汤国发等新四军第五师指战员,成立党支部,被推举为支部书记。大力发展武装力量,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,为江夏解放做出积极贡献。




张少卿


(1923-2017)



今江夏豹澥人。1939年参加革命,1941年3月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抗日战争期间,历任新四军通讯员、班长、副排长、警卫队长、中队长、指导员等职。解放战争时期,先后任武鄂工作团副团长、武鄂中心支部组织委员、鄂城军事指挥部连长、参谋等职。




一张张镌刻着红色记忆的画像

一个个彰显着红色初心的故事

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


这个清明

融妹与您一起学习


来源: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胡香玲 实习记者袁也

编辑:胡香玲

(作者:胡香玲)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